近日,有这样一条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:贵州一对夫妇新婚之夜,因在婚房放置碳火取暖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。看到这样的新闻,相信大家都很痛心惋惜,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说起CO可能大家不太了解,而说起煤气中毒,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。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,然而就是这种被大家悉知的东西却往往被人们忽略,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。如果这还没有引起你们的警惕,那么接下来就要好好地阅读此文。
什么是CO中毒?
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所谓的煤气(CO)中毒。一氧化碳是一种气体,它无色无味,也不溶于水。俗话来说,就是看不到摸不着。 CO的产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为何要这样说呢?
当出现CO中毒时,有哪些症状和信号?
CO中毒一般都是急性发作的。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、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。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:
头部症状
轻度中毒时血液中COHb(碳氧血红蛋白)的含量为10%~20%。会出现轻微的头痛、头昏、头晕目眩。当在站立时感到身体摇摇晃晃,无法正常走路。还会伴有心慌。顿感心跳加速,看四周物体略感模糊。中毒时间短,不会导致昏迷。
中度中毒时血液中的COHb(碳氧血红蛋白)含量为30%~40%。除了出现以上症状外,还会出现意识障碍,整个人处于模糊状态。中毒时间稍长,此时会处于浅昏迷至中毒昏迷状态。
皮肤颜色、状态改变
当发生CO中毒时,人体的皮肤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。尤其是嘴唇,人的嘴唇黏膜会从原来的颜色变成樱桃红色。这是CO中毒最明显的特征。这是因为碳氧血红蛋白的颜色就是樱桃红色,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聚集在一起便会使皮肤出现这种情况。
在安全问题上,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疏忽和侥幸。必须防范在先、警惕在前。
要如何避免CO中毒?以下情况要注意了
这些情况下要格外注意CO中毒的发生 :
CO中毒的发生率在我国还是很高的,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。而在农村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。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人群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程度的差异, 使得CO中毒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。
然而,随着天然气的广泛使用,由于天然气泄露而引起的CO中毒也比较常见。知道了哪些情况下容易引起CO中毒后,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当出现CO中毒时后如何积极应对,有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。
当遇到CO中毒时,你知道如何处理吗?
?打开门窗、及时通风
当遇到CO中毒时,首先观察中毒者所处的环境。如果是在比较封闭的房间内,要立马打开门窗使外面的新鲜空气及时流进房间内。这时促进空气的流通很关键。通风可以使一些中毒较轻的患者,在短时间内醒过来,避免中毒症状的加深。
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当患者所处的环境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而且无法及时散去时,要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。有一点要注意的是,当施救者进入到一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时,切记不能携带或使用明火,这样很容易引起爆炸。
如果中毒者处于昏迷状态,要先解开患者衣扣,保持呼吸道的通畅,清除口鼻分泌物。
到医院后要及时给患者提供氧气,有条件的要使用高压氧舱做高压氧治疗,以便快些解除缺氧状态。但是因为体内碳氧血红蛋白数量多,氧气结合率又低,所以起效往往并不是特别快。通常40-50分钟后中毒症状方能得到缓解。这个期间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,一旦出现其他并发症要及时对症处理。
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?
想要预防CO中毒,还是要从日常做起。
首先,尽量不要在室内使用炭火,实在无法避免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有一些人喜欢在室内吃烧烤、火锅,过后没有及时将火种熄灭,这就给了CO“肆虐”的机会,享受美食的同时危险也在悄悄逼近。还有些人喜欢在室内用炭火取暖,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
另外,不要把燃气热水器放在浴室中。检查家中的热水器和灶具质量是否合格。如果没有通过国家安全认证就要及时停止使用。此外,还要定期更换热水器。
寄语
关爱生命,提高警惕,谨防煤气中毒;学会应对措施,关键时刻对他人施于援手;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evoote.com/article/140429.html